时光似海,承载着过往;回忆如贝,镌刻着幸福。2015年8月1日上午,“爱在桑榆”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积极走进社区、走近老人,倾听他们的故事,寻求人生的痕迹。本次活动实践团队旨在通过回忆那些峥嵘岁月增强老人的自我认同感,挖掘老人的潜在社会价值,从而提高老人对健康保健的依从性和热情
“因此我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好像这个植物一样,小草,虽然很小,但它年年都在生长,大树和小草都是一样的,所以说人人都是平等的。”这是团队成员在采访中遇到的一位退休语文老师说的。最简单的例子却蕴含着深沉的人生哲理,是经受岁月洗礼后的老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在采访中阿公说道:他曾被打成过右派,经历过无妄的牢狱之灾;也出过国,创建诗社。年轻时的苦难使得这位老人 “不会享受”,但更使得这位老人学会乐观、执着。此外,我们还遇到了一位尽心照顾瘫痪老伴的阿婆,她用她常年如一的坚持告诉我们相濡以沫的含义。这位古稀老奶奶的老伴已经瘫痪五六年了,每天都要为老伴穿衣、洗漱、喂饭……每天清晨和晚饭后还会推着老伴呼吸新鲜空气,买菜,散散步。尽管如此,老人却不觉得劳累,甚至享受其中,还会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剪纸、太极和广场舞。
老人们用自己的经历为实践团诠释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生道理,而我们更希望老人们能从回忆中找到自己的自我认同感,从生活的小事中发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能以更加乐观饱满的心态面对接下来的老年生活。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这里我们无从一一记载,但我们项目将会选取1-2
位老人,围绕期鲜明的事迹为其制作相关纪念视频,供其留念。 (医学院/图、文:刘念;审核:林丹)
图1.老人宿舍
图2.与老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