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8日-7月10日,医学院“博爱青春-又见夕阳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展开了调研。该团队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海峰老师、护理系主任蒋玉宇老师、护理系邱玉宇老师以及原分团委书记杨飏老师指导,来自护理专业的11名同学参与其中。在为期半个多月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博爱青春团队针对无锡市患有慢性病的独居、空巢老人的生活方式及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进行调研,并结合调研结果开展了测量步行功能、“角色扮演,吾做尔孙”、健康知识竞赛和玩转呼吸操等一系列公益活动。
助行实验示诚意
通过观察和调研我们发现老人日常行动中尚存在一些不便亟待解决,大部分老人都需要借助于助行器来保障基本的行动,而且他们并不了解助行器的类型、功能及使用方法。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来测试老年人的步行功能,以此为他们选择合适的助行器以提供参考。查阅了相关文献之后,我们找到了好几种具有可行性的测量老年人步行功能的方法并共同进行了学习。其中包括TUG测试(起立—行走时间测试)、二十米步行时间测试、MFES测试、Berg量表测试等。虽然设备不多,但是我们测量方法却不会因此有所减少,我们利用黑色纸片、白色粉笔来采集脚印,解决了许多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给老人们介绍了一些关于助行器的知识。测量到这些数据之后,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得出了一套较为可靠的指标,为老人们提供了参考。
角色扮演暖人心
“角色扮演,吾做尔孙”是系列公益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活动中每位同学选择一位老人,并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家人悉心的照护、交流。养老院里老人们大多都已是耄耋之年,听力、视力以及沟通等方面多多少少存在困难,但这丝毫不影响同学们的热情。团队成员纷纷投入到角色中去,同学们身体力行,通过实践为老人们带去关爱,同时也感受到了老人们夕阳般的温暖和对子孙相伴左右的期盼,同时也坚定了暑期实践团队的信念。
知识竞赛促交流
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我们针对老人慢性病相关知识设计了此次知识竞赛。在竞赛中福利中心的老人们竞相作答,场面十分热闹。此次知识竞赛一改以往枯燥的讲解教育,使得老人们在学习健康知识的同时增添了一份欢笑。这标志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所采用的鲜活形式、寓教于乐的健康教育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在最后我们为那里的老人们分发了我们带去的毛巾和零食。此次知识竞赛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天时间,但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走进了老年人这个群体,帮助他们普及健康常识,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生活方式,有效地促进了我们之间的交流互动。
健康互动显真情
在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工作者的帮助下,我们将身体活动状况良好但患有慢性阻塞肺疾病的老人集中在一起,由我们实践团队成员带领老人们做自行编制的呼吸操。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为老人们讲解了坚持进行呼吸操锻炼的必要性。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老人的身体机能在慢慢减退,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关心与帮助。该活动得到了老人们的称赞,这对我们社会实践的开展有很大的激励。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利用自身所学的医学专业优势,将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这些老年人中推广开来。这不仅得到了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使得团队成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感悟生活,知行合一。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向社会传递尊老爱老的博爱精神,为促成和谐的社会风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医学院/文、图:博爱青春团队;审核:林丹)
图1.步行实验设计.jpg
图2.采集脚印.jpg
图3.角色扮演.jpg
图4.健康知识竞赛.jpg
图5.玩转呼吸操.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