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专业简介
“健康实施科学”微专业旨在系统培养具备健康干预策略设计与评估能力、能够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并落地于政策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该微专业以行为科学、实施研究、循证医学、数据敏捷与变革领导力为核心,融合公共卫生、食品健康、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知识体系,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与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建设需求,提升学生健康干预设计、执行与传播的综合能力。
二、培养目标
通过本微专业的系统学习,学生将具备以下核心能力:
健康实施科学核心理论素养:掌握健康行为改变、实施研究与评估等关键理论与方法;
跨学科干预项目整合能力:能在临床、公卫、营养、食品等场景中开展健康项目的设计、执行与优化;
数据驱动与循证决策能力:掌握基础数据处理、效果评估与公共政策解读能力,提升分析与实践结合水平;
公共卫生领导力与科研转化能力:提升沟通、协作与创新思维,能参与科研转化、健康传播及社会干预工作。
三、招生对象
本微专业主要面向全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食品营养与健康等医学及健康相关专业本科生。要求学习者具备基本的生物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等知识基础,并对公共卫生政策、健康干预实施、医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向具有浓厚兴趣或职业发展规划。通过系统学习,帮助学生拓展健康干预设计与评价的综合能力,提升其在医疗卫生体系、公共健康项目及健康服务管理领域的胜任力。
四、招生人数
拟招收学生20人,择优录取。最终以学校教务处发布为准。
五、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涵盖健康实施核心理论、工具方法与综合实践:
1、行为与实施科学基础,在线理论,结合真实案例剖析行为改变模型
2、数据敏捷性与变革领导力,混合式(讲授+上机),引入数据库与代码工具,培养快速决策能力
3、全球公共卫生循证实践与政策,线下集中培训(与省血防所共建),与行业专家同场研讨,直击公共卫生一线需求
4、食品安全健康实施综合案例,PBL讨论,依托学校食品学科优势,完成真实转化课题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学时 |
学时分配 |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
是否新建课程 |
讲课 |
实践 |
三 |
四 |
五 |
六 |
线下课时 |
线上课时 |
1 |
行为与实施科学基础 |
2/32 |
|
32 |
|
|
|
4 |
|
考试 |
是 |
2 |
数据敏捷性与变革领导力 |
3/64 |
32 |
32 |
|
|
|
|
4 |
考试 |
是 |
3 |
食品安全健康实施综合案例 |
1/32 |
32 |
|
|
|
|
4 |
|
考查 |
是 |
4 |
全球公共卫生循证实践和政策 |
4/80 |
48 |
|
32 |
|
|
|
8 |
考查 |
是 |
六、学分要求
10学分
修读周期1学年
七、特色优势
1、聚焦实施科学前沿:国内率先开设,紧贴健康服务体系改革趋势
2、行业深度协同培养:联合江苏省血防所、食品健康研究平台,多场景实训
3、精准实践导向教学:引入真实健康干预项目,训练科学决策与评估能力
4、多元学习路径:线上线下结合,灵活修读不影响主修课程
5、科研与实习联动机制:优秀学生将推荐参与学院科研项目与科研竞赛
八、专业联系
联系人:孙老师,联系电话:85327332。
九、注意事项
1、学生在申请报名前,应充分评估自身学习情况和微专业学科特点。微专业课程修读须在主修专业毕业前完成。
2、微专业原则上采取单独编班形式组织教学,一般安排在周末时段授课。
3、录取人数低于20人时微专业原则上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