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无锡医学院开展2025年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赛前培训会
发布日期:2025-04-16     来源:无锡医学院      文:邢浩宇 图:陈雨鑫 审核:包羽

4月14日,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校赛专题培训会在无锡医学院C101报告厅举办。培训会特别邀请到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国赛金奖指导教师及获奖团队成员,为百余名参赛师生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备赛指导盛宴。

黄朝晖老师从评审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本科生在选题时应如何平衡 “深度与可行性”。他指出,选题既不能过于复杂,超出本科生能力范围,也不能过于简单,缺乏创新性。理想的选题应聚焦于解决临床或科研中的实际问题,确保与本科生能力相适配。黄老师还特别强调,PPT 制作在竞赛中至关重要,要做到逻辑清晰、视觉规范,建议师生共同打磨图表数据等细节。在答辩环节,提前准备涵盖课题背景、技术原理、创新点等内容的 “全题库”,并通过模拟问答训练提升应变能力,展现真实参与感。

吴国胜老师则着重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他提醒,评委可能会针对发言较少的团队成员提问,因此全体成员都应参与实验实操,熟悉技术细节,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此外,参赛团队要保持开放心态,主动邀请多学科老师及跨团队同学提出意见,确保课题能够被不同背景的评委理解。

2024 年国赛金奖团队队长董一弘结合团队获奖项目分享了从校赛到国赛的备赛经验。她提到,对于实验设计类项目,要突出 “可行性”,确保与实验室条件和本科生能力相匹配,同时强调 “应用性”,可结合患者故事、实物展示增强说服力。校赛后的实验进展也是重要加分项。在答辩策略上,团队分工明确但全员都要做好准备,每位成员都要掌握自身负责的实验细节,通过模拟问答预演高频问题,形成“一问一答” 文档库。金奖团队队长熊鹤表示课题应具有延续性,可基于大创项目的延伸,长期的科研练,如文献检索、实验操作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坦言备赛初期面临 “迷茫煎熬”,但通过分阶段打磨实验设计与答辩细节,最终突破了瓶颈。在交流环节,学生们积极提问,围绕 “跨学科团队组建“实验数据不足如何应对” 等问题展开探讨。导师和金奖团队成员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本次沙龙通过 “导师经验 + 朋辈分享” 双轨模式,为医学科创竞赛备赛提供了全流程解决方案,助力学生以 “评委视角” 优化项目设计,以 “实战思维” 提升答辩能力。未来,医学院将持续推“科创育人” 系列活动,鼓励学生在竞赛中夯实科研基础、培养创新思维,以扎实的准备迎接挑战,在医学科创舞台上展现风采。

金奖团队指导老师黄朝晖分享备赛经验

金奖团队指导老师吴国胜分享备赛经验

金奖团队队长董一弘分享备赛经验

金奖团队队长熊鹤分享备赛经验

现场提问交流

上一条:无锡医学院党委书记向琪一行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调研

下一条:无锡医学院党委召开教职工大会暨警示教育大会

关闭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8363